尽管是个老小区,但这一点不妨碍平顺小区的颜值。一座开满鲜花、摆满各种盆栽的玻璃花房和户外小花园就在小区中心位置,取名“阿拉花园”,诞生于8年前小区进行美丽家园改造时。
与大多数小区花园不同,“阿拉花园”的最大特色是:上百盆植物是“拼盘”、共享而来。
(资料图)
花园里的乔灌木,花卉绿植有的是小区原有的,在改造过程中得以保留,比如一棵巨大的桂花树,有的为街道出资购买,而更多的,则来自居民家或者居民朋友家,所以是大家的“阿拉花园”。
花园“园丁”之一的小区居民吴金儒向记者介绍了这些植物的来历。
“这盆金钱树是11号楼居民王师傅拿来的,当时植物少,王师傅就主动献出了家里的‘宝贝。这几盆盆景是张师傅拿来的,前不久张师傅家里装修,他就把养了多年的盆景都搬了过来,现在装修好了,也不想搬回去了,放在这里大家一起欣赏。”吴师傅正介绍着,张师傅在一旁忙着给其中一盆南雀盆景翻盆。
“这盆南雀是我从去世的父亲那里继承来的,养了30多年了,开黄色的花,花型像雀鸟一样,非常漂亮,估计下个月开花。”张师傅端详着刚换好大盆的南雀,相当满意,盛情邀请记者下个月花开时再来欣赏。
花园里,还有米兰、君子兰、金桔、橡皮树等数十种植物,也都是居民们分享出来的。有的是居民出去旅游了,把家中植物临时寄养在花园,最后也往往成了“常驻居民”;还有的是居民在马路上捡来的,基本上是因为“身体”状况不佳而被丢弃的。
除了小区居民家的植物,花园里还有一部分植物可是“远道而来”。
“这里的铁树、文竹等好几盆植物是我开车从南汇一个朋友家拿来的,他母亲生前很喜欢养花,去年年底去世了,子女没时间养,但扔了又舍不得,这些都是母亲生前的心血,所以拿过来我们养。”小区居民龚师傅指着几盆长势喜人的植物告诉记者。
“阿拉花园”里的上百盆植物都由小区里一群老爷叔自愿照料。他们有的退休前原本就爱养花,有的则是在参与花园养护的过程中慢慢学到了一些养花知识和技能。
吴金儒是退休前是开货车的,对园艺知之不多,8年来甘当花园园丁,遇到不认识的植物,要么请教懂一些的老邻居,要么自己用识花软件来识别。每天一早,吃完早饭,他就来花园“报到”,浇水施肥,修剪打理,一直待到中午,回家吃个中饭,休息一下,又来花园“报到”,爱人有时候嘲笑他,“花园成了你家,比在自己家里的时间还长。”
花园里经常有社区园艺师来上课,老爷叔们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,有时候也去街道参加园艺讲堂等活动,进一步增强园艺技能。
他们学会了自己堆肥,自己制作酵素,花园里的一个棚架也是自己动手搭的,材料来自各家的晾衣服竹竿,种上了葡萄,已经结了不少葡萄。
爷叔们还从老法师那里学来了一个对付各种植物病虫害的土办法,那就是把香烟屁股浸泡在水里,泡到一桶水都发黄,然后把这水喷洒到患病的叶片上,“我们试过了,这招很管用,大概是香烟里的尼古丁在起杀灭病虫害的作用。”吴师傅说。
虽然偶有爷叔们再怎么尽力也无法救活的植物,但绝大部分植物都在他们的精心照料下茁壮成长,原来奄奄一息的君子兰变得郁郁葱葱,原来快枯死的龙血树长高了,原来不开花的叶子花开出了美丽花朵……
自从有了这个花园,小区居民也时常来逛逛,认认植物,感受一下花草带来的美好。小区居民胡女士告诉记者,她有空就会带着儿子一起来玻璃花房看看,增进一些植物知识,培养孩子热爱自然的意识。
小区居委会书记池月君则介绍,伴随着“阿拉花园”的建成和小区整体环境的提升,居民对自家小区的认可度和幸福感都有很大提升,参与小区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。
据悉,“阿拉花园”即将启动改造,希望给它更美丽的容颜。
对于花园改造,爷叔们很是期待。毕竟,他们每天在这里养花伺草,喝茶聊天,花园早已不单单是他们发挥业余爱好、劳动的地方,而是一个精神家园。爷叔们说,“我们这里没有50+,都是70+,园艺让我们老有所乐。”
最美窗阳台评选相关报道:
满满春日粉白色浪漫!这座院子百余种花盛放,快来看院子主人自己搭花架、铺石子路|最美窗阳台评选①
宛如开盲盒!这对夫妇把在社区闲逛时捡来的植物种子培育长大,创造了一个个惊喜的春天|最美窗阳台②
活动还在进行中,想参加的市民请点击这里报名。
1、史蒂文·斯皮尔伯格,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市,犹太人血统,美国著名电影导演、编剧和电影制作人
每经AI快讯,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:国家都在提倡传统公司进行数字化转型,我们公司难道没有这方面
1、按件收费收取(1)无财产争议:6000元-20000元之间;(2)法律文书:600元-2000元之间;(3)律师见证:
没有欧冠已经成为瓜迪奥拉和曼城的唯一缺陷,现在他们就有机会弥补,本赛季对阵国米从纸面实力来说是他们最
1、1从材质上来看,真正的大拉菲一般都是用拉菲庄园中较老的葡萄藤酿造的,大概45年左右。小拉菲是用一些新
X 关闭
X 关闭